
- 公立
- 综合医院眼科
- 20年以上

民国六年(1917年)6月,泸县绅士杨既明、罗小吟等遵照红十字会组织章程,发展会员三十余人,禀呈地方军政长官获准,于同年7月在川南师范学校校址(现梓桐路小学)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设立门诊(现泸州市人民医院前身)。1920年由赵子章任院长,1940年8月16日,医院被日机炸毁,迁址于金鸡渡应诊;1941年10月再次被炸,将原址修复后迁回。1949年11月,泸州解放,泸县红会医院改组重建,更名为泸州市红十字医院,由夏益珊任院长。1953年医院迁移至廉溪路28号。1956年迁址于慈善路149号。1966年更名为“泸州市人民医院”。1980年八月挂牌恢复“泸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即一个单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以适应国际交往和国内工作的需要。1983年,泸州由地辖市升格为省辖市后,泸州市人民医院也升格为省辖市及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拥有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美国爱尔康超声乳化仪、蔡司手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仪、角膜曲率仪、眼A/B超、TRC-NW300型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全自动静态视野计、TDJ-100型泪道激光治疗仪、裂隙灯显微镜及间接检眼镜等。现有医护人员1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1名,技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科室常规开展了以下技术: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杂白内障摘除及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二、青光眼减压术:小梁切除术+虹膜根部切除术、青光眼阀门植入术;三、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四、羊膜移植重建眼表;五、眼部肿瘤切除及眼睑成形术;六、眼内容物摘除自体巩膜壳后HA义眼座眶内植入术,眼球摘除HA义眼座眶内植入术;七、上睑下垂矫正术、斜视矫正术;八、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九、复杂的眼外伤修复术;十、玻璃体腔注药术;十一、青少年散瞳、验光配镜;科室在特色医疗方面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以下特点:1、视力恢复更好,术后反应更轻;2、术后散光小,且更利于矫正或控制术后散光;3、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疼痛轻;4、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5、手术控制更好,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减少,术中易于维持深的前房,后囊损伤、皮质残余的机率下降,人工晶体植入更为安全、可靠;6、无须等待白内障成熟才能施行手术,避免了在漫长的等待过程的种种不便与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