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状耳,一种常见的耳廓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分前倾、卷曲、位置偏低等特征。不仅对容貌影响较大,还会影响佩戴眼镜,严重的患者耳廓下垂遮盖住外耳道口,而影响听力。
杯状耳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患侧耳廓与正常侧大小相近并将卷起的部分向上后方翻起后呈现的解剖结构与正常侧相似的婴幼儿患儿,可利用人工制作的硅胶弹片耳廓畸形矫治器,固定矫正6-8周便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因为婴幼儿时期的耳廓软骨在外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塑形能力。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畸形较重的患者,一般6岁以后即可手术,双侧可在一次手术中完成。
杯状耳的手术方式很多,杯状耳畸形根据畸形程度的不同,实际的手术操作也会有所不同,严重的杯状耳畸形甚至需要进行耳廓再造手
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在耳廓背侧面,距离耳轮缘至少1cm处做平行于耳轮缘的切口,分离暴露卷曲变形的耳廓软骨;然后弧形掀起,适当的放置于耳舟处软骨的后内侧面,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如形成的耳轮卷曲不明显,可应用划痕法使其卷曲。
术后可使用抗生素3天,10天后拆除缝线。术后仍需注意保护,并保持良好的外固定3~4周,避免复发。
杯状耳矫正后是否会出现反弹?反弹几率?
杯状耳矫正手术后,只要能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术后近期避免对耳朵进行压迫和冲击,以免造成缝线断裂。一般抗生素通常使用3-5天,手术后大约10天就可以打开然后取出敷料,一般不会反弹。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