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整形网
首页 整形资讯 上睑下垂矫正术过程及方式优缺点对比。

上睑下垂矫正术过程及方式优缺点对比。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1-08-11 18:15:09

  在现代,上睑下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畸形症状,主要表现在眼睑不能提起,遮挡住了部分瞳孔,可见对于视觉以及美观都是有比较严重的影响的。现在通过上睑下垂矫正就可以进行改善的。那么,上睑下垂矫正术过程是怎么样进行的?经典整形咨询中心采访相关整形医院的眼部整形专家。

  上睑下垂矫正术过程有以下步骤:

  1.成人用表面、皮下、轮匝肌及结膜下浸润麻醉。

  2.轻翻上睑使睑结膜面向外,于睑板面作2%利多卡因注射,使轮匝肌与提上睑肌艘膜分离。

  3.于外眦部内Smm作结膜睑板垂直切口约4mm。

  4.用剪7J于睑板后作轮匝肌与提上睑肌腱膜间的钝剥离,要点为剪刀紧贴睑板便很容易从颞侧进入从鼻侧穿出,且向穹窿部分离约15mm为眶隔在提上睑肌附着处。

  5.肌肉钳由鼻侧与剪刀的同一平面插入,于险板上缘上2mm处挟住睑结膜、Muller氏肌及提上睑肌。

  6.剪刀于肌肉钳及睑板上缘间剪开。

  7.肌肉钳向下牵拉,用棉拭子钝分离提上睑肌上面的轮匝肌下筋膜,使眶膈的边界清晰可见。充分分离眶膈与提上睑肌间的粘连。

  8.翻转眼睑使其复位,将托险板置于眼睑与提上睑肌之间,沿睑缘上7-8mm切开皮肤、轮匝肌。

  9.提上睑肌钳从轮匝肌皮肤切口处伸出,用两个平镊子挟住提上睑肌断端两侧,松开提上睑肌钳,从皮肤面重新抉住提上睑肌断端。

  10.分离睑结膜与Mtzller氏肌的粘连达上穹窿。

  11.连续缝合睑结膜与睑板上缘。

  12.根据所需缩短肌肉长度的上方2mm,作3对肌肉层套环缓线,将提上睑肌分别平行缝合于睑缘上3mm处睑板浅层。打活结,取下肌肉钳,观察上睑缘的位置,如不满意可重新调整。于缝线下方3mm处剪除多余的提上睑肌。

  13.缝合皮肤切口。

  上睑下垂矫正术方式优缺点对比:

  上睑下垂矫正术之提上睑肌缩短术:

  经过无数术者的改良,现在的手术方法变化很多,大致可分为经结膜切口( 内切口法)和经皮肤切口(外切口法)或结膜和皮肤联合切口的方法。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眼睑下垂, 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 mm以上)。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眼睑下垂。

  优点:此种手术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是比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

  缺点:此法仅限于提上睑肌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的上眼睑下垂,如提上睑肌功能较差(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或再加肌止 缘前移,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如该肌功能完全缺失,则更难奏效,勉强进行大量肌缩短,术后会导致严重睑闭合不全 、复视等严重并发症。

  上睑下垂矫正术之额肌提吊术:

  一种是利用各种材料或组织的帮助将睑板和额肌联结起来,间接利用额肌肌力上眼睑下垂矫正术。另一种方法上眼睑下垂矫正术是直接利用额肌,作成额肌瓣,下移与上睑板缝合固定,直接用额肌肌力提上睑矫正睑下垂,称为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

  优点:术中将额肌与皮下组织剥离,术后额纹明显消失,外形美观自然,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适合于各种中度以上上眼睑下垂,对单侧上眼睑下垂尤其适合。

  缺点:制作额肌瓣时剥离范围大,需随时压迫止血。术后短期内上睑迟滞现象明显,一般3个月可恢复正常。

热门资讯
更多